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脈證並治第十三

厥陰之為病,消渴,氣上衝心,心中疼熱,飢而不欲食,食即吐,下之不肯止。

寸口脈浮而遲,浮即為虛,遲即為勞;虛則衛氣不足,勞則營氣竭。 趺陽脈浮而數,浮即為氣,數即消穀而大堅一作緊,氣盛則溲數,溲數即堅,堅數相搏,即為消渴。

男子消渴,小便反多,以飲一斗,小便一斗,腎氣丸主之。〈方見腳氣中。〉

脈浮,小便不利,微熱消渴者,宜利小便發汗,五苓散主之。〈方見上。〉

渴欲飲水,水入則吐者,名曰水逆,五苓散主之。〈方見上。〉

渴欲飲水不止者,文蛤散主之。

淋之為病,小便如粟狀,小腹弦急,痛引臍中。

趺陽脈數,胃中有熱,即消穀引食,大便必堅,小便即數。

淋家不可發汗,發汗則必便血。

小便不利者,有水氣,其人若渴,栝蔞瞿麥丸主之。

小便不利,蒲灰散主之;滑石白魚散,茯苓戎鹽湯并主之。

渴欲飲水,口乾舌燥者,白虎加人參湯主之。〈方見中暍中。〉

脈浮發熱,渴欲飲水,小便不利者,猪苓湯主之。

豬苓湯方:

豬苓,去皮;茯苓;阿膠;滑石;澤瀉各一兩。

右五味,以水四升,先煮四味,取二升,去滓,內膠洋消,溫服七合,日三服。